反對「以中史代通識」

近年有一個教育議題浮浮沉沉地出現,就是於高中以中史取代通識成為必修科。

雖然筆者選修中史,但堅決反對以中史取代通識成為高中必修科。

首先,不能否定中史有助令學生了解自古至今的中國。但成為一門必修科又是否對學生有所裨益?中史科之所以成為一科選修科,原因有二,其一是因為興趣,其二是因為不選修也對學生沒太大影響。每一科選修科也有其價值,又豈能放大自己爭取成為必修科?

第二,中史科的課程非常繁複,單單一個中四,便要由西周講至清初。課程更包括選修專題單元,如不同年代的婦女史、交通史、知識分子等六個不同選修專題單元,加上一連串校本評核。課程的壓力實在不容忽視。雖然課程目的很好,是令學生了解中國,但繁多而缺時的課程內容必定成為學生重擔,囫圇吞棗的背誦不單令學生忘卻科目本義,存在的只有更多的壓力。

第三,提出以中史取代通識成為必修科的論者認為,通識科題材太廣、IES浪費時間、具主觀性及具政治化,而中史科則有助學生了解中國。筆者對此表示同意,但我仍肯定通識必修科的地位。因為通識科是令香港年青人留意時事的其中一個重要渠道,加上通識科目的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及令學生認清身處的社會。對高中生帶來莫大的裨益;再者通識科上課氣氛普遍較輕鬆,令學生吸收知識更為有效。亦鑑於通識科課程目的對學生有重要得益,故不應取消或被取代。


筆者認為應優化現時兩科,乃至整個新高中學制。才是對學生有幫助。

在通識科方面,針對題材太廣,科目應再分配各範疇內容,以取平衡。另外,鑑於IES太浪費時間,令學生倍感壓力,理應削減份量及考試佔分,以免成為DSE的負累及學生的壓力。而主觀性則不可避免,因培養多角度思考換來的只有主觀性判斷,教育局培訓及檢定應通識科教師的中立性。以紓緩通識科的不足。

而在中史科乃至一眾文科方面,因課程的繁重已成為學生的負累,修讀人數按年下降,加上文科出路較理、商相關學科少,令有能力的學生卻步,故被塑造成差學生的專屬學科。教育局應立即檢討課程份量及提供更多相關函接課程。提高文科生的競爭力及爭取更多學生選修文科,並應強調文科的實用性。

(按:以筆者的中史班為例,人數由中四21人,降至中五14人,再降至中六13人。而分數則停留在35~45分。不少學生因留級或大壓力而退修。而2015年DSE報考中史人數估計只有5000~6000人)






Share on Google Plus

About Unknown

作者介紹請點上方工具欄「網誌資訊」下「作者」一項
    Blogger Comment
    Facebook Comment

0 意見 :

發佈留言